储能技术分类及概况
能量储存对能量转换的重要性
能量存储装置通常被定义为“为了电气,化学,电化学,机械或热存储的目的而接收能量并且使其再次可用于延时使用的系统”。然而,只有当光伏电站,风力发电设备,微型热电联产电厂等产能设备互相连接,未来能源消费者和能源供应者之间才能够实现在家庭、商业和工业中的全天式能源数字监控。
实现未来能源供应的关键是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和能源储存技术。PV储能、储热技术、电改气电厂或电热设备可以提升电网安全频率的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能源需求的变化对智能电网进行灵活调控。
能量储存技术的系统分类
从技术原理上讲,储能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机械储能
- 化学储能
- 电化学储能
- 电储能
- 热储能
电化学储能:
- 经典电池储能(电极中的电化学能)
- 氧化还原、混合液流电池储能(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能)
电化学储能:分散式和中央电池储能
电化学储能器是可充电电池,目前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
- 铅酸电池
- 镍基电池
- 锂离子电池
- 高温电池
-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分散式电池储能
主要应用于小型电力系统,例如在独立式或半独立式房屋中。由于充电周期数较短、装卸频繁、电池储能容量逐渐减少等原因,似的分散式电池储能的成本相对较高,限制了他们使用的规模。
中央电池储能
